客服电话: 400-700-9700
中欧基金logo图
中欧基金logo图
资讯中心
新闻观点
信息披露
定期公告 临时公告 法律文件 公司公告 服务提示 销售机构信息
服务信息
基金风险评级结果
基金经理观点
资讯中心/新闻观点/中欧基金窦玉明:总经理必须做出战略选择

中欧基金窦玉明:总经理必须做出战略选择

时间:2015-06-10 来源:中国基金报

今天谈谈不同所有制公司的进入,对基金行业整个格局的影响,包括中欧基金为什么要做员工持股。

基金行业发展到今天,我们必须要做一些选择。现在行业91家基金管理公司,其中90%以上是国有控股企业,这些股东对管理层的目标要求相对短期,总经理一般任期三年,在这期间最重要的目标是规模排名,如果面临投资业绩和规模的选择,总经理一般选择以规模作为更重要的目标。在进行战略选择后,需要不断的坚持,如果总经理选择的方向在任职的几年之内和市场发展的潮流不吻合,就面临很大的压力,甚至三年任期结束会下岗,所以,很多总经理选择追逐市场短期的发展潮流,放弃对战略方向的坚持。而中欧基金做股权激励,目的就是让员工对公司有更强的影响力,关键时候能够坚持我们的战略发展方向,并承担短期规模排名上不去的风险。

 

我曾遇到一个国外基金公司的老总,是个合伙制的公司,我问他:“你做战略的时候会考虑多长的时限?”他的回答是:“forever” 。用这样的区间来考虑的时候,做战略就会不一样。由于中欧基金实行混合所有制,各类股东发挥自己的优势,减少了代理人风险,管理层提出的战略发展方向更容易得到其他股东的信任和支持,这使得我们更有把握坚持住自己的战略发展方向,相对纯粹的国有控股企业,管理层能够想更远的事情。

中国公募基金历史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8年到2007年,这个阶段叫做“先进者为王”,谁进得早谁就基本上能做大。最早成立的十家公司个个都不会太差,而后期成立的公司面临的机会就少多了。这个阶段行业需求大,一只新发基金往往有几百倍的认购率,这是跑马圈地的年代。

第二阶段是2008年至今,叫做“渠道为王”。我把2013年和2007年的前十大基金公司做了对比,现在有7家继续保持在前十家,有3家是新进来的,分别是天弘基金、中银基金和工银瑞信[微博]基金,他们都是渠道控股的基金公司。

现在形成了两类最有竞争力的企业,一类是品牌比较强的,其中品牌最强的就是老十家公司,现在零售投资者可能知道华夏,知道博时,知道嘉实,他可能很难知道中欧,因为在行业发展的早期,投资者对品牌没有认知,谁先出来,就很容易被投资者记住,后期的基金公司,再想让投资者记住自己的品牌,难度可能要大十倍以上;另外一类比较有竞争力的就是强势渠道控制的基金公司。

 

基金行业发展到今天,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一个是基金的投资业绩没有持续性。过去五年每年排名在前三分之一的基金,五百个基金里就只有一个。过去三年每年排名前三分之一的基金数量,仅占总数量的2%,这基本上就是一个正常的概率分布,说明总体来说,基金的业绩没有什么持续性。另外一个问题是同质化竞争,也就是各公司的策略非常相似,都在追逐市场的短期潮流,这个原因上面已经讨论过了,就是面临股东的短期业绩压力,管理层倾向于不做长期战略选择。

未来而言,我对整个基金行业还是非常看好的,散户、零售、机构,还有高净值客户都有很多开拓空间,这个我们还是很有信心的。同时,竞争越来越激烈,新的基金法公布之后,能做公募基金的机构越来越多,保险公司可以做,银行可以做,私募可以做,专业人士也可以开公募基金公司。数量很快可能从90家增长到未来三五年的300家。

 

刚刚谈到选择问题,麦肯锡谈到公司的战略选择问题时把公司分为五种商业模式,我把它再简化一点分成三类产品定位——高阿尔法、贝塔+阿尔法(指数增强)、被动投资(指数基金)。要想获取长期的成功,这三种抉择,一个公司必须要选一个方向。

我认为,如果管理层选择做高阿尔法基金,做业绩持续非常优秀的,你就要放弃对规模的追求。选择高阿尔法基金定位的公司成不了世界规模第一。为什么,阿尔法来自哪儿?阿尔法是个零和游戏,如果你规模巨大,阿尔法又很高,就代表全世界的投资者都被你吃掉了,这是个无法完成的任务。因此,如果选择定位于高阿尔法的产品定位,又要追求成为规模最大的公司,这两个目标就会相互冲突,无法同时达成。就中欧来讲,我们就希望走高阿尔法定位这一条路。我们和各股东达成了战略上的高度一致,放弃对短期规模的追逐,立志成为领先的高阿尔法产品提供商,这意味着中欧基金坚持这个战略定位,就永远无法成为中国最大的基金公司,可能成为一个中型的业绩非常优秀的精品基金公司。

如果选择做被动投资产品的方向,那么由于产品完全同质化,因此,核心的竞争优势就是成本最低,包括人力成本、行销成本、运营成本等。可能不需要雇用很贵的优秀的金融人才,不需要在金融街这么贵的地方办公,总之,把总体成本降到最低才可能生存。

 

如果做贝塔+较低阿尔法的指数增强基金方向,就应该以行销为导向。目前国内绝大部分是这个策略,产品相似度高。这类公司的竞争策略就像消费品公司,比如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娃哈哈的水和农夫山泉的水哪个好?我相信大部分消费者喝不出来,产品本身的差异化并不大,差异主要就体现在品牌上。看看基金公司的资源分配,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的基金公司选择这个产品定位战略,因为按照这个战略发展,公司有机会做大规模。我们看基金行业的财务支出,就发现,基金公司用于销售相关的支出总和,达到投资研究人员人力资本支出的三倍,这说明,基金公司整体在品牌和渠道方面的投入是巨大的。

假如基金公司的管理层拒绝进行战略选择,在进行预算分配的时候,就会非常痛苦,感觉各个方向都需要投入,如果明确选择了上面三个战略中的一个,那这个事情就简单了,如果选择做高阿尔法基金,投入要倾斜投资研究,如果选择做指数基金,投入重点倾斜后台运营,如果选择做指数增强类的低阿尔法基金,那么就要把资源投向品牌和渠道,从现状来分析,大部分基金公司选择了第三个方向,就是追求规模最大的低阿尔法基金方向,这也是我们上面谈到的基金业绩没有持续性的背后原因。

我认为基金公司可以选择上面的三条路中的任何一条。中欧基金做员工持股这件事,就是我们想选择做不追求规模的高阿尔法精品店,需要股东持续的支持,员工成为股东,可以让我们更容易得到其他股东的信任和支持,能够长期坚持我们这个战略定位。在这点上,需要感谢我们的监管层,推出的新基金法,给了我们做员工持股的机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欧基金无关。中欧基金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