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基金产品11年、几何平均年化收益率超18%,周蔚文对这样的成绩似乎并不满意,自称只是“中规中矩”。——谦虚、踏实、理性,采访中的周蔚文给记者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数据来源:Wind资讯,截至11月29日)
“投资的正道,是找企业价值。”教科书上这么说过,周蔚文就踏踏实实地照着,一做就将近20年。他发现,企业两三年间的利润不是由管理层决定的,可能更多是由行业景气度决定。他这样归纳投资心得:第一步先找到未来两三年比较看好的行业,然后从这些行业中找出业绩增长速度相对高于平均增速的上市公司,最后要在合理的估值位置内介入。
周蔚文是典型“天蝎男”,做事较真,追求本质。他说,每个人的投资经验、知识背景都不同,要赚自己能掌握的钱,投自己熟悉的领域。对自己不熟或者不懂的领域,周蔚文很少涉足。“不要看别人挣钱就跟投,说不定就会买到一个最高点;不懂的领域就不要投或者少投一点。”
回顾这些年数次经历牛熊转换,当年任职研究员时的“荐股”失败经历,让周蔚文印象颇深。他这样总结:投资时不能过于相信上市公司披露的那些项目,也不能简单就这些项目的收益预期做股价预测。这是新手买方研究员常容易犯的错,需要格外注意。
周蔚文对国内经济中长期看好,特别对科技创新等领域颇有信心。他说,未来资金、技术、人才等各方面都会向科技创新聚合,中长期来看,科技对中国经济的贡献会越来越大,在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领域大概率会出现比较大的突破。
投资篇:结构性机会不少 看好金融、大医疗及科技相关公司
未来(四季度和明年)市场怎么看——今年已经快结束了,我认为今年到明年市场还是有不少结构性机会。对中国经济前景各方面有信心,中国体量这么大,优秀的公司会一茬一茬得出来。
从宏观经济上来讲,我们经济增长还是比较平稳的,大概率不会出现明显下滑,而且比较看好中国中长期增长,经济层面上是没问题的。资金层面,一方面有外汇管控,资金不能任意流出;另一方面房地产限购或者限售比较严,那么居民那么多资金投向何处呢?股票市场有一些比较好的标的,那可能就是我们整个社会比较好的资产,所以说股票市场应该能找到结构性机会。
看好行业——我觉得未来一段时间的话,看好金融(保险为主),大医疗领域也会有一些比较好的标的;还有一些是跟科技相关的,电子、通信、高端制造等也会出来一些比较好的公司。
对今年涨得较好的白马股怎么看——我觉得这些白马股里面,从长期角度看,大多数还有上涨的空间。但是也有一些的市值可能到了历史高位区间,上涨空间比较小。所以说要区别看待,每一个并不是一样的。
您的投资逻辑或理念——从我一开始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照着股票市场投资教科书上面教的,老老实实去那么做,那个东西就是投资正道,找企业的价值,不过我做的时间长,发现企业的利润在几年之内不是由管理层决定的,更多因素可能是由行业景气度决定的。
所以我的投资逻辑,第一步就是找未来两三年比较看好的一类行业,然后在从这个行业中找出业绩增长速度高于这个行业平均增长速度的上市公司,最后要在合理的估值位置买入,是这样一个逻辑。在我的投资逻辑里面,不会去猜测市场风格,市场风格不会影响我的投资逻辑。
我属于偏价值型,狭义的价值说的就是低市盈率,但我说的“价值”不属于这个狭义性的价值,是一个企业中长线的价值。比如说一个企业在很小的时候,你认为它在这个行业未来的空间很大,这个上市公司很有优势,它可能一百倍市盈率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小的时候是20亿市值,十年之后可能变成2000亿市值。
有什么具体投资经历对您投资感悟较深?—— 2001年刚进基金行业做研究员,根据招股说明书、未来规划等等预测一个上市公司未来几年业绩会很好,当时就建议公司买了一些股票。2001是中国A股的一个高点,上半年炒的都是新股,当时市盈率不是很高,大概五六十倍,但是后面2年来看,它的业绩根本不达预期,股票跌了很多。大家知道,有所谓的戴维斯“双击”,也称“双杀”,盈利不达预期,市盈率又降下来了,所以股票跌了很多。感悟就是,不要过于相信上市公司披露的那些项目——关于其收益的情况,因为我们是买方,新手很容易就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这些东西做预测。
还有一个是我做基金经理的时候,2009年的时候开始形成了现在的一些投资理念。大家知道2008年金融危机,09年时中国开始出台四万亿项目。按照投资逻辑,第一步先做基建,搞建设;第二步,就是住宅、写字楼、公共设施等,要不就是装修。我按照这个简单逻辑找到装饰行业的上市公司——金螳螂,当时它是中国装饰行业比较优秀的龙头公司,那时候股票市值比较小,也不是很受市场欢迎、推荐,但是我按照投资逻辑判断分析,它未来几年成长会比较快,同时相信这家上市了很多年的公司,有一定的经营能力。尽管对于当时的投资决策有反对的声音,但我还是坚持了自己的观点。后来几年发现,自己的这个简单逻辑是对的,比较有效。
公募FOF——我觉得FOF的话,有一些会做得好的,但要看中国目前资本市场的现状:1) A股市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还是散户持股占比超过50%;2)逻辑上来讲,大家统计过去十年公募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大约在10%左右,超过散户平均收益。但过去十年股票权益类基金规模没怎么增长,是因为老百姓买基金跟买股票一样,也做短线。
基金的交易费用、申购赎回费等等是比股票要高的,有这么一个相对较好的理财工具,可是整体上看老百姓最终并没有获得太多收益,这跟他们缺乏财经知识和难以克服的人性弱点多少有些关系。所以说,通过一些公募FOF来解决这个问题,可能会对投资者有一些帮助。
十九大闭幕后,对中国经济未来的期许——我对中国未来中长期还是比较看好的。特别是在科技创新方面,我觉得更有信心。
中国现在已经今非昔比了,首先在资金方面今非昔比。比如说,你去看一些集成电路企业,一投就是500亿,以前修三峡的时候,都是集全国人民的力量,投两千多个亿。现在投500亿,好像全国都没什么大反响。
其次,国内人才储备也跟以前相比也不是一个量级了。从技术人才层面上,现在国内硕士、博士人才一大堆;从管理型人才来讲,中国改革开放这些年,优秀的企业家也很多。
再次,在传统产业中,比如说房地产行业、或是更早以前的贸易产业等,未来大概率都没有什么大机会,而未来的创新科技产业可能孕育着大的发展机会,或为投资创造收益。
总之,未来这么多资金和人才会投入到科技创新方面,未来在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领域大概率会出现比较大的突破。所以说,中长期看科技对中国经济的贡献会越来越大。相对过去二十年,房地产或者说基础设施建设的贡献来讲,未来的亮点就是科技创新。十九大提出未来会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增长,科技创新也是摆在很前面的。
最近出台的资管新规,对公私募基金可能会有哪些影响——对公募基金应该是正面影响,因为公募基金是资管行业中监管最严格的一块,是最透明的;对一些子公司可能会有影响。
对股民选股有什么秘诀可以传授——每个人投资经验、知识背景都不同,但是有一个适合大家遵循——赚钱就要赚自己能掌握的钱,要投就投自己熟悉的领域。不要投自己不熟或者不懂的领域,看别人挣钱就跟投,说不定就会买了一个最高点。不懂的时候,可以不要投或者少投一点。
职业篇:经历两轮牛熊 最难熬的是牛市比较疯狂、不理性时候
进入投资领域——18年,担任基金经理至今,已有11年时间。
基金经理这个职业最吸引你的是——从理论上来讲,如果说社会上很多钱交给你、信任你,然后你把钱投向有发展前途的企业,为优化社会资源起了一个比较好的作用,这也是股票市场的一些功能,让投资者也能赚到钱,就会感觉比较有成就。
基金经理比较苦闷或难熬的时候——我做基金经历过两次大的牛市,一个2007年,一个2015年,基本上都是在牛市泡沫比较疯狂的时候,对我来讲是最难熬的时候。
因为在牛市比较疯狂的时候,我们认为很多股票泡沫都已经比较大了,但即使在这个泡沫比较大的情况之下,它可能还会继续上涨不少,那种情况觉得股票都下不了手,但是股票还会上涨,这种压力比较大。
做基金经理,需要具备的条件——做基金经理可能每个人理解都不一样,但是我觉得第一点,从知识层面上来讲,要是一个会不断学习的人,因为我们买股票是买未来,所以你要有不断学习的能力;第二点,从你的性格上面来讲,你要有独立的判断。股票市场很多时候是反人性的,大家说好的时候可能就快要接近不好的时候了。然后每天我们接收到很多大量的信息,各种券商的报告,上市公司公告等等各种新闻,所以我们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独立性要强一点。
基金经理未来发展,会被人工智能替代吗——我觉得这部分要分两块:主动投资的基金经理和被动投资的基金经理。被动投资的基金经理和一些简单量化的基金经理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可能更大一些,因为现在的量化可能就是未来人工智能的简单版。
做主动投资的基金经理,要分两部分看:一部分是做短线交易的主动投资基金经理,在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机器出来之后,也可能会被替代一部分的职能。因为人工智能出来之后,短线交易的获利相对来讲就会越来越难。如果主要靠投资感觉,人工智能出来后,机器会自动学习短线性交易,会自动找到交易机会;而做中长线投资的基金经理,目前还没看到会被替代的趋势,人工智能机器还没有这个能力。因为做中长线投资的话,需要对社会、对社会中长线经济、对产业中长期、对公司中长期等都要有一个理解,复杂度比较大,难度非常高。这和AlphaGo下国际象棋还不一样,国际象棋还是有一定的规则的。可以不断的回溯、不断地计算,中长线投资的话不是简单算就可以算出来的。
个人生活篇:打太极“工作迷” 寻找伟大企业的胚子
您是什么星座——天蝎座
最大的性格特点——比较较真,比较独立,有一点韧性。做投资涉及方方面面,如果碰到一些失败就放弃的话是不行的。二十年来一直老老实实地学习。
最大的业余爱好——看书、学太极拳(2012年5月份开始练的)
最爱看的书——比较杂,历史、财经、社会、心理学等各方面的。最近在看美国很牛的维尔•杜兰特写的《世界文明史》
现在和小时候梦想的差距——有差距,小时候看到上海就是天堂,受时代背景影响,都崇拜科学家、政治家,那时候听不到财经类的东西。那时看哥德巴赫的猜想,摘取“数学王冠的明珠”的人,听周恩来的故事等等。
现在的理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睡眠时间——如果睡得好的话,6~7小时够了;
有时间的话最想做什么——去寻找一些现在还不是伟大的企业,却是伟大企业的胚子,这是第一个;学好太极拳,把太极拳练得好一点,这是第二个。
最感恩的人——父母、高中班主任
最欣赏的投资人物——比较多,有几个是非常优秀的,要追上他们估计是不可能的。比如,美国的彼得•林奇、巴菲特;中国的和我差不多大的高瓴资本张磊,江西老乡创立OPPO与VIVO的段永平,还有我的同学淡水泉的赵军。
最看好的国内企业——“三马”企业:阿里巴巴、腾讯、中国平安
最欣赏的企业家——马云、马化腾、马明哲
生活中哪些体验或感悟,对投资影响较大?——每个人只熟悉一小块领域,你觉得某些方面做得很牛的人,他不是全才、天才,只是在他的那个小领域做的很优秀、出类拔萃,如果他对别的领域也发表的一些见解,可能没什么价值,不用太在意。对我们来讲,要投很多领域,平时要多扩大知识面,了解更多行业的经营规律。